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

2020-11-02 09:50:51

孩子作息时间不规律,睡眠不足,上课的时候昏昏沉沉,自然就不能认真听讲,集中注意力谈何容易? 



陈帆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,每天上课的时候都昏昏沉沉的。上课的时候,时不时地还会趴在桌上小眯一会儿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,陈帆晚上睡得晚,白天又起得太早。 


这天早上,陈帆又按照习惯早早地醒来了。陈帆看看钟表——4:30,由于是夏天,这时候天已经开始蒙蒙亮了。陈帆也想多睡一会儿,可是两只眼睛就是合不上。陈帆只好起了床。洗漱完后,走出了家门。每天早上她都要在巷子里跑几圈,用来消磨时间。好不容易熬到7点,陈帆总算可以背上书包去学校了。 


陈帆知道,上第二节课的时候,自己一定会犯困。这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固有的规律。陈帆用手揉揉眼睛,可是依然挡不过瞌睡虫的诱惑,趴在了桌子上。 


不可否认,陈帆之所以会在早上的课上睡觉,主要原因就在于晚上睡得太晚、早上起得太早。有些学生学习时间过长,晚上11、12点才睡觉。而生长激素的高峰期是在晚上,人体睡眠不足自然会导致激素分泌过少,身高必然会受影响。 


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: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。可见要养成任何一种习惯就必须持之以恒,按一定的要求坚持着去做,从而使这种行为逐步形成条件反射,成为自觉遵循的行为。 


现在,很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学习习惯、卫生习惯的养成,但往往不注意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养成;也有些家长只顾忙自己的事情,对孩子什么时候起床、睡觉,不注意也不关心。而这类问题,有的教师也没有及时向家长提出。日子一长,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又使孩子逐步形成了不良的作息习惯。 




父母要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有规律的作息习惯,这样孩子才会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了。具体操作方法如下: 



1.早早做好睡前准备工作。 

每天晚上的9点左右,父母就要让孩子做好睡觉前的一些准备工作,比如:洗脸、刷牙、洗脚,还要让孩子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都准备好,放在床头,文具作业之类的也要收好,然后准时上床睡觉。 


睡觉之前,孩子可以听听音乐,或者到阳台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、深呼吸,静坐一会儿,使身心放松,以便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。千万不要做剧烈的运动,比如:跑步、踢毽子等。剧烈运动会增加血液的循环速度,促使大脑兴奋,使人体兴奋而入睡,睡眠效率自然就不高。 



2.睡前不要刺激孩子的情绪。 

父母在孩子睡前要减少对孩子大脑的刺激,不要让孩子睡前看电视、电影,也不提倡孩子睡前看书,更不要在睡前打骂、训斥孩子,这些都会刺激孩子的大脑皮层,使孩子久久无法平静下来。 


做父母的一定要记住,人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的时间是每天晚上的11时至半夜,超过这个时间睡觉,就算白天再怎么补睡,也是没有用的,所以迟一定要让孩子在十点半之前上床睡觉。 



3.做好孩子的睡前饮食调节。 

在孩子睡觉前的一个小时之内,不要让孩子吃夜宵,也不要给孩子喝浓茶、咖啡之类提神的东西。而且,饮料和巧克力之类的零食也不要让孩子在睡前食用,口渴了喝点儿白开水就可以了。孩子吃晚饭时,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,吃得太饱不利于孩子的休息和身体健康。 



4.为孩子准备一个睡觉的好环境。 

孩子如果不能好好地休息,就不会好好地去学习,因此,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平安、宁静、温馨和舒适的入睡环境。父母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:孩子的床铺要符合他们的要求;睡觉时不要让孩子养成亮着灯睡的习惯;可以播放一些催眠类的歌曲。总之,父母要培养孩子按时上床、上床即可入睡的好习惯。 



5.正确引导,以身作则。 

父母要给孩子讲解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重要性,让孩子从理论上知道这种良好的习惯是目前身体成长的需求,进而减少孩子的抵触心理。 


在具体要求上,要做到以身作则,比如:要求孩子不能看电视,自己却看到很晚,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不平等,影响睡前情绪。对于孩子特别想看的动画片,家长可以帮孩子录制下来,在孩子周末休息时,再放给孩子看。 


孩子的健康其实与父母照顾和培养的方式有很大关系,为了孩子的健康,家长要让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,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。  

广西南宁月嫂就找广西凰庄家庭服务有限公司

0771-5380031

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汇春路6号壮圆大厦19楼

微信:H18177169328,hz85517



0771-5380031

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壮圆大厦19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