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教误区大起底,让家长深有感触!
宝宝抬头的训练
误区:许多家长认为宝宝3个月才需要学习抬头,因此往往会等到宝宝3个月大后才开始训练。
正确做法:其实宝宝出生后就可以进行抬头训练了,给孩子进行抬头训练,不仅可以增加宝宝的视野,提高宝宝对周围环境的兴趣,还可以锻炼宝宝颈背部肌肉力量。
不爬行直接走
误区:有些家长不让宝宝爬行就直接学站、学走;有些家长担心地上脏,担心宝宝碰伤,而不让宝宝进行爬行游戏。
正确做法:爬行是宝宝可具备的能力,出生52天内,开始宝宝爬行的训练,宝宝就能掌握爬行的能力,这对将来宝宝成年后手脚运动的协调、身体的控制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。
家庭成员教育理念不统一
误区:家里的大人一多,对宝宝的教育理念往往不一致,特别是父母一辈和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一辈之间,由于年代不同存在不同的教育理念。比如有老一辈的人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,年轻的父母则多认为孩子不应该打。
正确做法:多个家庭成员一同教育孩子,家庭成员之间必须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,不能任由不同的家庭成员都按照自己的理念同时教孩子,这样不利于孩子成长。
做亲子游戏看重输赢
误区:父母不时会和孩子们一起参加学校等组织的亲子游戏,有些父母为了赢得胜利或者奖品,直接帮孩子做本应由孩子完成的事情。
正确做法:亲子游戏的关键,在于和孩子一起进行游戏,共同参与,让孩子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内容,输赢或奖品并不是重要的,关键在于孩子在游戏中能学到什么。
1岁后更需要活动
误区:在教孩子怎么学习上,1到2岁的时候,不少家长会用读书卡等工具去教宝宝。
正确做法:这种电子产品其实对宝宝有好也有不好,因为他的学习能力是一出生甚至没出生就开始的,如果想培养宝宝的字形、图形能力要在1岁以前就要下功夫,1岁以后更需要活动和游戏,而不是对着机器听读看。
孩子一哭就抱
误区:有些父母见不得宝宝哭,特别是老人,宝宝一哭就心疼不已,有些宝宝没有人抱就会哭,家长为了不让宝宝哭,只好长时间抱着宝宝。
正确做法:宝宝的哭是有区别的,不同的哭声表示宝宝的不同需求。更重要的是,宝宝是在用响亮的哭声练发音,还能锻炼肺活量,强健肺部功能。适当地让宝宝哭喊一下,有助于宝宝日后学习说话。
给3岁前的小孩玩手机
误区:手机里有音乐、游戏、动画片,不少家长习惯拿手机给孩子玩,而且不怎么控制时间,导致一拿走手机,孩子就哭。
正确做法:好不要给3岁前的孩子玩手机,孩子头皮薄,手机又多少带有些辐射;另外,孩子近距离看手机,光线强,对眼睛不好;孩子玩手机多了,运动的时间就会相对减少。
孩子学习时父母玩手机
误区:有些父母在陪孩子学习的时候,孩子在认真看书或写作业,父母却在一旁玩手机。
正确做法:跟孩子一起学习,不仅仅是陪在旁边,而应该与孩子一同学习,指导孩子。或者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,父母自己也可以看看书,如果父母自顾自玩手机,孩子就会分心,父母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。
不知道如何锻炼跑和跳
误区:1岁到2岁的时候,孩子行走或者是跑的时候,很多家长不懂该怎么去训练他的跑和跳。
正确做法:其实跑和跳是为了训练宝宝自己的控制能力,跑和跳不难,难的是怎么停下来。其实是在跑的时候训练他停,很多家长不懂得,都是让孩子自由去跑。应该让宝宝在游戏中跑、停,让宝宝自己训练管理身体的能力。还有跳跃,是先让他学习蹲,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要让孩子学习跳跃,以为这是他自然而然就会的。
父母忙于工作不陪孩子
误区:有些年轻父母忙于工作,将孩子完全交给爷爷奶奶带。有些父母则干脆安排孩子去上各种早教班,觉得早教班有老师教,比自己在家安排早教好。
正确做法:孩子6岁之前的早期教育都应该以家庭为核心,即以父母陪伴为主导的家庭亲子教育。此外,一般早教班集体课程设置的时间,未必适合年轻父母,往往还是由长辈陪孩子去上早教课。早教的特点是因材施教,要根据孩子的个别特性来进行教育,因此父母才是孩子好的老师。
广西凰庄家庭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广西南宁的互联网家政服务公司,可以提供广西南宁月嫂育婴师服务,让您的宝宝健康成长!
0771-5380031
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汇春路6号壮圆大厦19楼
微信:H18177169328,hz85517